亲近经典,承续传统,提高人文素养
--- 台前县职业高中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
一、指导思想
中华文化经典兼跨德育、智育、美育三大范畴,凝聚了前贤的大智大慧、睿语哲思,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,闪烁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。诵读文化经典,汲取中华文化精华,养德行,学做人,陶冶情操,提高素质。
本学年,我们将按照学校工作安排,继续深入开展师生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,积极拓展师生的经典阅读范围,培养师生对文学的兴趣爱好,不断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,用经典充实大脑,充实人生。
二、诵读内容
1.各年级学生均诵读《语文》教材、《语文诵读》素质教育教材、《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精选篇目》校本教材中的篇目。
2.语文教师参加“充分利用经典美文诵读,提高中职学生语文素养的实践研究”课题研究。
三、诵读时间
1.每日一读:利用每周早晨6:00 —6:20(开始上早操后,改为下午第四节课)的时间,采用教师带读、学生齐读、优生领读、自由对读、班级赛读、个人展示等多种形式,让师生吟诵经典。
2.每周一诗/词/文:根据活动方案安排,每周选定一首(篇),全体学生集中诵读。或学习新的篇章,或温习旧的内容,由学生主持人自主安排活动,教师指导。语文教师、诵读老师课间帮助学生正音断句,务求读音正确、流利,直达到熟读成诵的水平。
3.自由选读:学生在参与学校统一组织的集体诵读之余,每学期可以在现有诵读材料中自由选取适合自己口味作品10-20首(篇)进行诵读,学校不作统一要求,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,培养学生自身素养。
四、诵读原则
1.模糊性原则:经典诵读重在“读”,要求正确朗读,熟读成诵。教师不宜作过多地讲解,对兴趣浓厚的学生可以进行必要的引导,对内容中涉及的历史事件、人物和典故可以进行简介,或指导学生查找、阅读相关资料。学生以自学自悟为主,对于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不作明确、具体的要求。
2.差异性原则: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、思维、兴趣等方面的差异性,不搞“一刀切”。
3.自主性原则: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诵读指定的篇目,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自读自悟,有兴趣、有能力的学生可以诵读更多的篇目,并给予相应的积极评价。
4.激励性原则:以鼓励、激励为主,对诵读经典确有困难的学生不做过高要求,注意因材施教,引导学生了解并热爱民族的传统文化。
五、具体措施
1.师生同读同背,打造书香校园。
身教重于言教,老师轻松愉悦与学生一同诵读经典就是学生读经的动力。让教师和学生一起诵读经典变为一种双赢!学生收获,老师受益,乐在其中!
2.开发校本教材,开设有关社团。
继续开发《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精选篇目》、《中华经典诗文精选赏析》、《四季诗词精选》等校本课程,探讨经典诵读阅读、教学的方法;把经典诵读、古诗吟诵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,实现“量”的积累,得到古文化的浸润,厚积而薄发;开设校报(校刊)、诵读指导等社团,深入探究文学的魅力。
3.开辟阅读书角,举办展示活动。与“书香班级”创建活动相结合,努力创建独有、独立、独特的班级文化特色。举办古诗书法、题诗图作品展,让师生在欣赏书法的同时进行古诗文的诵读。
4.积极开展活动,强化阅读意识。
(1)开展学校层面的大型活动,结合国庆、中秋、春节、元旦、清明等传统节日进行经典诵读汇报演出。
(2)语文教师开展更加广泛的经典阅读,并及时将经典美文印发给学生,指导学生阅读、欣赏经典美文,做好积累。
(3)每学期组织一到两次“阅读经典,感悟成长”作文竞赛,激发学生积极投入到阅读中去。
六、诵读评价
对于学生个体经典诵读的成果评价,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成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,充分发挥评价的鼓励作用,调动学生诵读的积极性和参与性。
1.学期评价
采用学期达标升级评价法。在每学期的期末,由各班的语文老师负责评价本班学生的诵读水平,给予相应等级。
2.成果评价
根据相关诵读活动,鼓励学生积极参与,并组织评价,给予相应奖励。
七、组织保障
成立经典诵读活动领导机构,实行分工负责制。
(1)管理组:负责经典诵读活动的规划、组织、协调、保障、宣传等事项。
组 长:方业福
副组长:刘明远 李传光
成 员: 赵丽芳 刘新永 赵 明 梁兆仁 王永刚
葛邦太 邱月平 葛邦清
(2)工作组:负责组织各班学生按计划开展诵读活动、定期进行评价、成果展示等事项。
组 长:刘明远
副组长:李传光
成 员:刘新永 赵 明 葛邦太 张爱芳 仝 勇
曹建华 李 花 黄永红 李岩盛 赵丽芳
(3)执行组:具体负责组织学生开展诵读活动,确定领读学生、进行班级比赛,巩固诵读成果等事项。
组 长:李传光
副组长:曹建华 李 花 赵丽芳
成 员: 各班班主任
学生主持人:许庆永 刘田田 白云龙 马淑然
领读人:每班确定5---10人
经典浸润人生,书香伴我成长。经典诵读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,将为我校师生带来一片生机。我们肩负着历史重任,我们将不断努力把经典诵读活动坚持下去,为传承中华文化,建设书香校园,培养合格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。在我们的努力下,相信我们的学生们会继承传统,弘扬文化,去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!